-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 蓝色偶然 发表于《亲情的链条》
- 中国博客网 发表于《Hello world!》
- 中博网友 发表于《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
- daiaimei 发表于《那些坎坷和艰辛》
- 文涛 发表于《金顶上的六字真言》
存档页
- 2010年12月
- 2010年11月
- 2010年10月
- 2010年09月
- 2010年08月
- 2010年07月
- 2010年06月
- 2010年05月
- 2010年04月
- 2010年03月
- 2010年02月
- 2010年01月
- 2009年12月
- 2009年11月
- 2009年10月
- 2009年09月
- 2009年08月
- 2009年07月
- 2009年06月
- 2009年05月
- 2009年04月
- 2009年03月
- 2009年02月
- 2009年01月
- 2008年12月
- 2008年11月
- 2008年10月
- 2008年09月
- 2008年08月
- 2008年07月
- 2008年06月
- 2008年05月
- 2008年04月
- 2008年03月
- 2008年02月
- 2008年01月
- 2007年12月
- 2007年11月
- 2007年10月
- 2007年09月
- 2007年08月
- 2007年07月
- 2007年06月
- 2007年05月
- 2007年04月
- 2007年03月
- 2007年02月
- 2007年01月
- 2006年12月
- 2006年11月
- 2006年10月
- 2006年09月
- 2006年08月
- 2006年07月
- 2006年06月
- 2006年05月
- 2006年04月
- 2006年03月
- 2006年02月
- 2006年01月
- 2005年12月
- 2005年11月
- 2005年10月
- 2005年09月
- 2005年08月
- 2005年07月
- 2005年06月
- 2005年05月
- 2005年04月
- 2005年03月
- 2005年02月
- 2005年01月
- 2004年12月
分类
功能
Category Archives: 旅行的札
金顶上的六字真言
周末陪客人上峨眉山,在金顶上看到了日出,云海,沁人心脾的蓝天,还有远处的贡嘎雪山和瓦屋山。 在金顶上被一区悠扬的佛乐击中,一问,那是《六字真言》,好听啊,立马心静如水。上次也是在金顶被《大悲咒》一曲击中的。 也许,是金顶这样的山峰之巅,是这样的阳光,云海,让你如临天界,相信神的存在,也相信这样的音乐来自神,入人心。 六字真言”又作“六字大明咒”(梵vidya^-s!ad!aks!ari^) 密教重要咒语,又称观世音菩萨心咒。梵语为Om% mani padme hu^m%。音译有‘唵嘛呢叭吽’、‘嗡嘛呢呗咪吽’、‘唵么抳钵讷铭吽’、‘唵摩尼钵头迷吽’等多种译法。意为‘归命莲华上之宝珠’。依密教所传,此六字系阿弥陀佛见观世音菩萨而叹称之语,被视为一切福德、智慧及诸行的根本。为西东篱把酒黄昏后藏地区家喻户晓之真言,在汉族佛教地区也相当盛行。 瓦屋山 贡嘎雪山 四方普贤,保佑平安健康。
Posted in 旅行的札
2 Comments
万春绿道
一直想去温江万春绿道骑车,连续几个星期都有事情,这个周末终于成行。 一大家子十个人,浩浩荡荡抵达万春,看见绿道均惊呼,和想象中的一样。特别是我,在人多的地方骑车一直犯怵,这个绿道太能满足我的要求了。 而且它还是在乡间穿梭,空气清新,秋意盎然。 只可惜,我们去得太晚,没有租到车,只有自带的两辆车,骑一会儿就往回赶,交给下两个人骑,没有过足瘾啊! 中午就吃的是万春卤菜,晚上蜀九香,大家都很满意。 应该说,乡间自行车道的创意太好。 临河的车道。不过下坡时,我略有紧张,紧握刹车。后来慢慢好了。 这样的车道幽静,适合甩开双脚畅快地骑。 一路都是这样的田野。 妈妈又被田埂上的荠菜迷住了,几个老人都在她的带动下,挖了好多新鲜荠菜,我笑说让妈妈改名叫“张扯光”。妹夫的母亲很专业地说,下周荠菜是最好的。 荠菜回家就变成了荠菜饺子,面皮都是妈妈用荠菜汁和的,完全绿色环保。 好漂亮的农家门前的地。 蒜苗,用谷草围着,起保暖作用。 秋意。 一路上有很多这样的休息地,我们已经计划好下次来这里做一个自主环保火锅宴。 骑在这样的路上,一路高呼,好舒服,好舒服! 我对韵韵说,我在后面看你,你骑车的姿势很好看哟!韵韵很得意地把背又挺直了一点。 一个六七十岁的婆婆骑车超过我,又超过韵韵,韵韵感叹:那个婆婆好厉害哟! 发现每个骑车的人都笑嘻嘻的,真的。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旅行的札
3 Comments
还有花草,荷塘,麦田,老房子(和顺印象六)
呵呵,图片轰炸还没完哈,老杨说我已经从写手向摄影师转变。 不把我认为的美景展示给大家,月亮我就觉得不舒服。 和朋友说起,我们在和顺看到的是花草,荷塘,麦田,老房子,他诧异地问,这些我们四川就有好多,为什么要到云南去看? 还真问住了我,想了想,就一个答案:风景在路上,风景在别处。 因为离开的心境不一样。 荷塘 花草 麦田 老房子 呵呵,最后上一张蒙娜丽莎的微笑,韵韵说,他们同学都觉得蒙娜丽莎不好看。 和顺照片上完了,假期晕味儿结束,好好工作了哈。
Posted in 旅行的札
6 Comments
除了吃,还有什么?(和顺印象五)
我对韵韵说:你出来就是为了吃! 韵韵补充道:还有睡!你还不是一样啊? 我说:当然不一样,我还会憋几句诗,呵呵 首先,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住的总兵府的早餐。看看我们的餐桌。 韵韵和爸爸。吃之前,又在麦田背景下跳跃,引得另外几桌哈哈大笑。 这样的米线特别暖胃。 印象第二的就是这间大树鸭餐馆的红烧鸭子和咸鸭蛋。 太好吃了,在田野荷塘里游动的鸭子,味道真是太好了。 这家餐馆我们很没出息地去吃了三次,价钱也公道,这里推荐一下。 这是和顺的特产大救驾。 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进昆明,明朝永历皇帝逃往滇西,清军紧追不舍。 农民起义军大西军领袖李定国命大将靳统武护送永历皇帝至腾冲,,疲惫不堪,饥饿难忍。找到一处歇脚之地后,主人图快,炒了一盘饵块送上。永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地说:“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从此,腾冲炒饵块改名为“大救驾”。 腾冲地区生产的饵块细糯、色白、有筋,将饵块切成菱开片,加鲜猪肉片、火腿片、酸菜、葱段、菠菜段、番茄丁、糟辣子、鸡蛋等炒香,加入少量肉汤焖软,再用精盐、酱油、味精调味。最后用酸菜和肉汤再煮成一碗汤,和装在盘中的饵块一同上桌。 这是和顺火锅-----土锅子,很清淡暖人。 这是我们在火山遗址风景区黑鱼河吃的烤黑鱼,超级超级好吃,味道太鲜美了!
Posted in 旅行的札
4 Comments
哦 天(和顺印象四)
哦,天 求你不要有那么好的天 成都本来多好的 一比起天啊 就实在拿不出手了哈 一到腾冲,立马心胸开阔,浑身灵动得想唱歌,想跳舞,都是因为那一望无垠的蓝天白云。而回到成都,就又被那数十年如一日的灰蒙蒙的天搞得心也灰头土脸。 这里那么多各式各样的云,有温柔的朝云,有炽烈的午后云,有醇厚的夕阳云,想着山民兄不是画完石头要画云吗,说实话四川可是在不是太好的素材地了。 蓝天必有阳光陪伴,美则美矣,多晒一会儿,皮肤就灼热。这里的人们皮肤都是那种土壤般的颜色。想起杨丽萍在《云南印象》里唱的: 太阳歇歇嘛歇的呢 月亮歇歇嘛歇的呢 女人歇歇了,歇不得... 这是在早晨拍到的月亮,好漂亮的我:)
Posted in 旅行的札
3 Comments
两封信(和顺印象三)
在和顺的古街旧巷闲逛的时候,心想,如果六十多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争发生在这里的话,这些百年建筑可能就看不到了。 那场战争的发生地——腾冲离和顺只有十分钟的车程,据说,在中美部队与日军的“焦土”激战中,腾冲县城里“没有一片树叶没有两个以上的弹孔”。 我想起,龙应台在谈到《大江大河》时,曾说过,普通民众在历史的转折时刻所遭受的苦难与伤害,是不能被忘记和忽略的。所以,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真是幸运啊。 看中缅抗战纪念馆,心情沉重,有两封信特别引人注目: 一封是,1943年8月31日,日军侵腾行政班本部长田岛致函张问德,企图软化诱降。张问德写下了当世名檄—《答田岛书》,此文怒血沸于中而婉辞流于外,至今仍被视为当代之“正气篇”盛传不衰,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他被陈诚誉为“全国沦陷区五百多个县县长之人杰楷模”,被蒋介石誉为“富有正气的读书人”。他的名字,被收入《大陆名人集》。 我看这封信,除了佩服张县长的傲骨外,还佩服他的文采,那时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多么有文化啊! 《答田岛书》全文 田岛阁下:来函以腾冲人民痛苦为言,欲藉会晤长谈而谋解除。苟我中国犹未遭受侵凌,且与日本犹能保持正常国交关系时,是余必将予以同情之考虑,然事态之演变已使余将予以同情考虑之基础扫除无余。诚如阁下来书所言,腾冲士循民良,风俗醇厚,实西南第一乐园,大足有为之乡。然自事态演变以来,腾冲人民死于枪剌之下暴尸露骨于荒野者已逾二千人,房屋毁于兵火者已逾五万幢,骡马遗失达五千匹,谷物损失达百万石,财产被劫掠者近五十亿。逐使人民父失其子,妻失其夫,居则无以遮蔽风雨,行则无以图谋生活,啼饥号寒坐以待毙,甚至为阁下及其同僚之所奴役,横被鞭笞;或已被送往密支那行将充当炮灰。而尤使余不忍言者,则为妇女遭受污辱之一事。凡此均属腾冲人民之痛苦,均系阁下及其同僚所赐与,均属罪行。由于人民之尊严生命,余仅能对此种罪行予以诅咒,而对遭受痛苦之人民予以衷心之同情。阁下既欲解除腾冲人民之痛苦,余虽不知道阁下解除之计划究将何如,然以余为中国之一公民,且为腾冲地方政府之一官吏,由于余之责任与良心,对无阁下所将提出之任何计划,均于考虑之必要与可能。然余愿使阁下解除腾冲人民痛苦之善意能以伸张,则余所能贡献于阁下者,仅有请阁下及其同僚全部返东京,一如阁下所要求于今日者,余不谈任何军事问题,亦不带携有武器之兵卫,以与阁下及其同僚相会晤,以致谢腾冲人民痛苦之解除,且必将前往靖国神社,为在腾冲战死之近万日本官兵祈求冥福,并愿在上者苍苍赦其罪行。苟腾冲仍为阁下及其同僚所盘踞,所有罪行依然继续发生,余仅能竭其精力以尽其责任,他日阁下对腾冲将不复有循良醇厚之感,由于道德及正义之压力,将使阁下及其同僚终有一日屈服于余及我腾冲人民之前。故余拒绝阁下所要求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痛苦之腾冲人民将深切明了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关切于阁下及其同僚即将到来之悲惨末日命运,特敢要求阁下作慎密之长思。 大中华民瑞脑消金兽国云南省腾冲县县长张问德 大中华民瑞脑消金兽国三十二年九月十二日 此碑文现还存于云南腾冲 另一封信,是为腾冲建造美国阵亡军人纪念碑,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先生给保山市熊清华市长的信,可惜没找到英文原版,只能用译文。我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一种谦和,感激,和铭记。 展出的美军士兵的遗物(有很多明星的风情照片),这些可爱的美国士兵多么热爱生活。那是一群年轻而朝气的军人。 时 间:2004年9月28日收件人:熊清华先生,保山市市长发件人:乔治·布什 亲爱的市长先生: 自从中美两国年轻的士兵肩并肩为驱逐日本侵略军而发动的怒江战役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60年了。 美国空军飞行人员在将生死攸关的重要物资空投给包围日军的盟军地面部队时,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拔最高的战场上,美国和中国的步兵一同攻击山上敌人的要塞。美国医务人员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来到受伤的中国士兵身边,为他们进行治疗。 1946年,为了表达对美国莫道不消魂军人做出的贡献的感激之情,腾冲人民在埋葬着英勇的中国士兵的墓地里,也为牺牲的美国莫道不消魂军人修建了一个纪念碑。60年之后,两国人民再次通过非常感人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行动,经过艰苦的努力,寻找和辨认每一位在此倒下的美国莫道不消魂军人的身份和名字。今天,你们再次为他们修建了新的纪念碑。 为此,我代表全体美国人民,非常自豪地感谢云南人民为多年前献身的士兵所给予的荣誉。这个纪念碑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过去,也是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现在友谊的诺言。 我向您致敬,并带给您我最好的祝愿。 您诚挚的 乔治·H·W·布什(签字)
生来就和顺(和顺印象二)
在和顺的感觉,不象丽江那么拥挤和喧闹,商业化,这里安静和淳朴。 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人,建筑,自然那么和谐。 和顺,这个名字真好。 两个孩子在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我喜欢这张照片,两个孩子就在街边玩儿,套着个小花环。 老人和孩子 打门球的老人 落日 修亭子的工人 晒谷子。 田野 戏水少年。看到这幅场景,想起我们的小时候,也是这样偷偷摸摸地在河里游泳,久远的记忆。 洗衣亭,我以为是和顺小镇里最温情的建筑,这是常年在外做马帮的男人们为女人搭起的遮阳挡雨的洗衣亭。 现在的女人们依然在这里洗衣洗菜。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旅行的札
6 Comments
我们回家可(和顺印象一)
从和顺拍回的照片太多,感触也很多,慢慢整理,慢慢贴上来吧。 这两只鹅在水塘里疯玩了一阵,就慢慢沿着坡路走上来。 你们到哪儿切?(我们用的四川话,它们显然没听懂)。 你们到哪里去?(换成普通话,它们还是没听懂) Where are you going?(和顺那是著名的侨乡,用的英语,不过它们还是没反应) 腻望纳利可——(云南话,你往哪里去,呵呵,好像有反应) 它俩齐声说:我们回家可—— 呵呵,贴完了我的《鹅回家》,再来上一张《鹅回家》 有一年,法莫道不消魂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再次来到中国,很多中国摄影师带着自己的作品当面求教。在翻阅了无数张图片之后,马克•吕布眼前一亮,他指着一张图片对助手说:让其他人都走吧,把这个人留下。 这张图片名为“鹅回家”,画面上是三只鹅拥挤在一家农户的门前。作者是一个背着黄书包的云南人吴加林。 迷住马克•吕布的这张照片拍自云南和顺古镇。这个偏居滇西边陲的西南古丝绸之路上的昔日重镇,多年来一直不为人所知,只有少数不辞辛苦的酷爱旅游者才会偶然发现此处。2003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之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心情
有时候,心情是一枝狗尾巴草 只是随意的一弯 有时候,心情是一朵白玫瑰 什么都不说 有时候,心情是一树的紫堇花 怎么都意犹未尽 有时候,心情是竹林里的笋子虫 用力扇出全身的风 有时候,心情是河里的水鸭 游动着长长的往事 有时候,心情是一竿荷叶 等待着它的等待 有时候,心情是一朵红玫瑰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旅行的札
2 Comments
山 雨
好多年没有去花水湾了,这个周末去那里,感觉变化很大,整个小镇修葺一新,和着清新的山色,显得娇小动人。 我们住的宾馆是去年修建的,房间很大很舒适,推开窗是明亮的山色,然后还有一个宽阔的露台,在露台上的躺椅上看书,真是舒适之极。 下了两天的雨,我们试着往西岭雪山开,但山上不时有树和石滚下,赶紧打道回宾馆。这个季节去山里,的确风险很大,那就好好地在宾馆喝茶看书打牌泡温泉,那也是舒适之极的。 雨中泡温泉,别有一番滋味。升腾着暖气的温泉,把累积了好久的疲累一一泡去,山间的空气也把肺洗了一遍又一遍,真舒服啊。 那个下午,我们听着雨声在露台上打“干瞪眼”,老老小小五个人打得热火朝天,你争我夺,战斗激烈得不想去吃饭。 这样的场景肯定会是多年后回忆的温馨场面,我们现在所做的任何事,都可能是今后某一天怀着美好情感尽情回忆的场景。 最近我老这样想,随着老人们渐老,疾病慢慢跟随,我在为他们数着健康快乐的日子。 这次有一个惊喜。本来为韵韵买的简本英文小说《小妇人》和《理智与情感》,不想随手翻翻就放不下了。都是高中英语水平的书,词汇畅通无阻,一口气读完,被经典名著的故事所吸引,更被简洁英文的魅力所陶醉,真是好啊,在经典名著的母语环境里读经典名著,才能领会原汁原味吧,虽然这是简本小说,但我也觉得非常好了。 想着以前无数次学英语无功而返的经历,这次的愉悦的确是个好的启示。学习必须首先要愉快,任何负重的学习都不会持久,呵呵,别去做那些宏伟的不能坚持的计划了,一切随兴趣就好。 每次都山里回来都要采购山里的菜,这次买了南瓜和笋,南瓜很甜,笋很新鲜,又脆又嫩。
Posted in 旅行的札
2 Comments